KISHU 即将暴涨?迷因币炒作话术下的真相与陷阱

 

“KISHU 即将暴涨,错过再等十年!” 近期这类煽动性言论在社交平台蔓延,但结合纪州犬币(KISHU)的市场数据与行业环境来看,所谓 “暴涨” 不过是迷因币赛道常见的炒作话术,背后暗藏投机陷阱与资金收割风险。

梳理流传的 “暴涨依据”,不难发现其全是经不起推敲的套路。其一,“通缩机制驱动价值飙升” 的谎言:尽管项目方宣称完成 50% 代币销毁,但截至 2025 年 10 月 25 日,其 0.000000000052 美元的价格较销毁计划启动时仍下跌 73%。通缩设计若缺乏应用场景支撑,不过是 “自说自话的数字游戏”,这与 BCA Research 指出的 “迷因币狂热依赖情绪而非价值” 的结论完全吻合。其二,“大交易所上线在即” 的虚假承诺:传言称 Binance 即将接入 KISHU,但核查发现,该币仅在 P 网、Shibaswap 等小众平台流通,24 小时成交额仅 6.91 万美元,流动性水平远未达到主流交易所的上线标准。其三,“马斯克将站台” 的蹭流量话术:此类传言已在 2021 年、2023 年多次出现,均被证实为营销骗局,而当前马斯克的社交动态中未提及任何与 KISHU 相关的信息。

市场数据与宏观环境更直接否定了 “暴涨” 可能。从流动性看,KISHU 24 小时成交量虽达 1276.58 万亿枚,但换算成实际资金仅 6.91 万美元,这种 “高成交量低成交额” 的特征,意味着少量资金即可制造虚假波动,正是投机者收割散户的典型盘面。从行业周期看,当前 CMC 山寨币季节指数仅 29 点,资金正加速流向比特币等头部资产,迷因币整体面临流动性分流压力。BCA Research 早在 2025 年初就警示,迷因币的 “过度乐观情绪” 已接近顶部,后续财政政策收紧与经济放缓将进一步压制其行情空间。

更值得警惕的是,近期部分团伙正借 “暴涨预期” 布局新骗局。他们通过微信群推送 “KISHU 内部建仓群”,要求投资者缴纳 “会员费” 获取 “拉升点位”,实则在诱导散户接盘自己的低价筹码。这种套路与 4 月 XBIT 平台上部分迷因币的炒作逻辑如出一辙 —— 利用短期非理性资金推高价格后迅速砸盘,导致 78% 的杠杆账户遭遇清算。

业内人士明确指出,KISHU 这类迷因币的价格波动完全依赖投机情绪,历史上 2650% 的短期暴涨均以暴跌收场,且当前 0.000000000052 美元的价格已处于 “无底线震荡” 区间,所谓 “暴涨” 不过是吸引接盘侠的诱饵。我国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投资者切勿被 “低单价高涨幅” 的话术迷惑,须知在缺乏价值支撑的投机游戏中,“暴涨” 的幻象背后,往往是本金清零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