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 1000 枚超工币,2035 年能换一套房?” 伴随这样的宣传,一份标注 “超工币 2035 年价格预测表” 在社交平台流传,宣称其单价将从 “当前 0.1 元” 飙升至 2035 年的 “1000 元”,年化收益超 1000%。但结合多地曝光的案例与监管提示,这份 “价格表” 绝非投资指南,而是超工币诈骗团伙复刻 PlusToken 套路的诱饵,其本质与 WASA 资金盘、潘多拉宙斯币一样,都是瞄准投资者贪婪心理的收割工具。
超工币本身早已被定性为诈骗道具,所谓 “价格表” 从源头就是谎言。2024 年 10 月,交通银行大连分行就曾成功阻止一起超工币诈骗:82 岁老人被诱骗称 “超工币是国家级项目”,需开户投资以获取高额回报,而民警检测发现其手机中的相关软件均触发反诈预警。这与上海市闵行区宣判的 GDFC 币骗局如出一辙 —— 诈骗分子同样虚构 “新加坡授权” 背景,编造 “三倍收益” 谎言,最终 3500 余万元资金无法兑付。超工币既无区块链技术支撑,也无任何应用场景,甚至未接入真实交易网络,所谓 “当前价格” 仅是骗局 APP 内可随意篡改的数字,2035 年价格预测更是空中楼阁。
“2035 价格表” 是资金盘 “画饼圈钱” 的典型套路。这类骗局深谙投资者对 “长期高收益” 的幻想,效仿富达对 Bitcoin 2035 年 1 亿美元价格的预测话术,刻意营造 “错过超工币就错过下一个比特币” 的焦虑感。但对比正规机构预测可见:富达的判断基于比特币的生态韧性与机构配置需求,而超工币的价格表毫无数据支撑,仅靠 “拉人头返利” 维系 —— 投资者需缴纳 “入门费” 购买超工币,发展下线可获层级奖励,层级越高 “解锁 2035 年收益比例” 越大,完全复刻了 PlusToken“静态 + 动态收益” 的传销架构。湖北投资者王先生就曾被类似 “2030 价格表” 吸引,投入 8 万元后发现,所谓 “收益” 需拉 5 人入局才能提现,最终平台跑路血本无归。
价格表背后是 “先画饼再收割” 的既定剧本。诈骗团伙通过价格表吸引首批投资者后,会用新入金资金支付少量 “短期收益”,制造 “价格上涨” 假象,诱骗投资者追加资金。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便会复制鄂州 “欧比特平台” 的套路:要么操控数据制造 “插针爆仓”,要么以 “2035 收益需升级会员” 为由索要更多费用,最终像 PlusToken 一样关闭平台卷款跑路 —— 后者在一年间吸纳 948 万个主流币,涉案 500 多亿元后崩盘,200 余万名投资者血本无归。更恶劣的是,超工币骗局还效仿 GDFC 币的洗钱手法,通过外文软件转移资金,大幅增加维权难度。
监管早已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本质。我国法律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不受保护,而组织 “拉人头返利” 的超工币骗局,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或诈骗罪,34 人获刑的欧比特平台案就是前车之鉴。那些宣扬 “超工币 2035 价格表” 的人,本质是在传播诈骗信息,参与者不仅可能本金清零,若发展下线还可能涉嫌违法。
超工币 2035 价格表,不是财富蓝图,而是诈骗分子的 “收割时间表”。它用虚假的未来收益掩盖资金盘本质,与借 SUI 币名义的骗局一样,都是 “新瓶装旧酒” 的套路。面对此类宣传,务必牢记:正规投资从无 “确定的未来价格”,凡是用远期高收益诱导 “拉人头、交费用” 的,全是骗局。远离这份充满谎言的价格表,才是守护资产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