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如何买特朗普币?监管红线与投机陷阱全解析

 

在厘清 ACT 币 “国内交易非法且无价值” 的本质后,面对 “国内如何买特朗普币” 的疑问,需首先明确核心结论:我国境内不存在任何合规的特朗普币购买渠道,任何声称 “可代购”“场外交易” 的途径均涉嫌违法,参与此类活动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与财产损失。尽管特朗普币因名人效应在海外市场引发波动,但其在国内的交易属性与 ACT 币等山寨代币并无本质区别,需从监管定性、交易骗局与风险本质三方面彻底厘清。

我国监管政策对特朗普币的定性清晰且明确:属非法金融活动范畴。2021 年央行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已明确界定,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一政策并未因代币发行主体的特殊性而松动 —— 特朗普币虽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行,但其 “非货币当局发行、依赖炒作定价” 的特征,与比特币、ACT 币等被禁代币完全吻合。2025 年 3 月光明网更是强调,即便海外对加密货币态度分化,我国仍坚持 “全面禁止交易炒作” 的监管底线,任何境外虚拟货币在境内的交易、兑换均不受法律保护。

所谓 “国内购买渠道” 本质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其套路比 ACT 币的炒作更具迷惑性。检索国内社交平台发现,不法分子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诱导交易:一是伪造 “合规平台”,搭建仿冒海外交易所的虚假网站,声称 “与特朗普团队合作”,诱导用户充值人民币购买 “特朗普币兑换券”,实则充值后直接卷款跑路;二是鼓吹 “场外点对点交易”,通过微信群匹配 “卖家”,要求用户先转账再 “转币”,但所谓 “特朗普币” 实为篡改代码生成的山寨代币,或干脆收完钱后拉黑失联;三是捆绑 “政治投机” 话术,编造 “特朗普执政后代币将暴涨 10 倍” 等虚假预期,搭配 PS 的海外行情截图,诱导用户通过地下钱庄兑换美元参与交易,而这些钱庄本身就涉嫌非法外汇买卖。此类套路与 ACT 币 “借概念炒作” 的逻辑一致,仅是用名人效应替换了技术概念,诈骗本质从未改变。

即便无视监管红线参与交易,特朗普币自身的投机属性也注定其是高风险陷阱。从代币本质看,特朗普币属典型的迷因币,无任何技术场景支撑,价值完全依赖特朗普的个人 IP 与市场炒作 —— 其上线 2 小时交易量达 13 亿美元,但在梅拉尼娅币推出后 30 分钟内暴跌 60%,81.3 万个钱包瞬间损失 20 亿美元。这种极端波动远超 ACT 币等普通山寨币,且特朗普集团控制着 80% 的代币供应量,3 年解锁期结束后若集中抛售,价格可能归零。更关键的是,国内用户缺乏维权渠道:2025 年 2 月 Bybit 交易所遭黑客攻击后,14 亿美元资产被洗劫,国内受害者因交易非法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追偿,这与特朗普币可能引发的损失风险完全一致。

参与特朗普币交易面临的法律风险比 ACT 币更严峻。根据《人民银行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规定,不仅购买行为不受保护,若协助他人宣传推广、组织交易,还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或诈骗罪。2024 年多地警方通报的虚拟货币诈骗案中,就有嫌疑人因炒作 “名人代币” 被追究刑事责任,涉案金额从数百万元至数亿元不等。这意味着,国内用户即便未直接被骗,仅参与交易环节就可能触犯法律。

识别此类陷阱的核心仍需回归 “三不原则”:不相信任何境外虚拟货币的 “暴富神话”,不参与任何声称 “规避监管” 的交易渠道,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充值。无论代币发行者是名人还是机构,只要脱离国内监管框架,其交易行为就必然伴随违法风险。

综上,国内不存在合规的特朗普币购买渠道,所有交易途径均属违法且充满骗局。这与 ACT 币 “国内交易非法且无价值” 的逻辑一脉相承:虚拟货币的风险不仅在于自身的投机属性,更在于突破监管红线后的法律后果。面对名人效应包装的虚拟货币,唯有坚守合规底线,坚决拒绝参与,才能守住财产与法律的双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