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10 月 23 日 12 时 30 分,WIFI 币(全称 WIFI MONEY FREESTYLE)今日价格行情延续小众代币的低迷态势:报价定格在 0.0079 印度卢比(约合 0.00073 元人民币),24 小时价格纹丝不动,交易量仍为 0.00 印度卢比,市值持续显示 “数据不足”。这种 “价格僵死、交易归零” 的状态,在全球 Wi-Fi 7 技术热潮的映衬下,更凸显其价值空洞与市场冷遇。
需首先厘清名称混淆陷阱:当前市场热议的 “WIFI 概念” 集中于 Wi-Fi 7 技术领域,2025 年该技术出货量预计超 Wi-Fi 6E,带动博通、高通等企业芯片需求激增,环旭电子等厂商更计划量产 Wi-Fi 模组。但 WIFI 币与这波技术红利毫无关联,其名称易被误与特朗普支持的 WLFI 代币混淆 —— 后者通过两轮融资筹得 5.5 亿美元,期货估值突破 400 亿美元,而 WIFI 币仅是借 “WIFI” 字样炒作的空气币,二者本质天差地别。
核心行情数据暴露致命缺陷。尽管流通供应量标注为 10 亿枚,完全稀释估值约 73 万元人民币,但 “零交易量” 意味着价格仅是平台名义数值,不具备实际交易意义。对比 WLFI 代币上市前的活跃期货交易,WIFI 币的 “僵尸行情” 反映出市场彻底放弃的态度。更值得警惕的是,在稳定币市值逼近 2500 亿美元、Web3 支付加速渗透的市场环境下,缺乏生态支撑的 WIFI 币连最基础的流动性都无法维持,进一步印证其 “无价值资产” 属性。
行情背后是双重风险叠加。一方面,流动性危机已达极致 —— 投资者即便想抛售也找不到接盘方,这比 WIF 币单日 20% 的流动性波动风险更甚;另一方面,价值锚点完全缺失,既无白皮书披露技术架构,也未对接任何 Wi-Fi 产业应用,与 Pepe 币等 Meme 币的炒作逻辑如出一辙。此前 CoinMarketCap 的报价 bug 事件更警示,这类小众代币的 “稳定价格” 可能只是数据失真。
对投资者而言,WIFI 币今日行情是清晰的风险信号:当 Wi-Fi 7 技术驱动产业真实增长时,借概念炒作的代币却沦为 “僵尸资产”,二者的割裂恰恰说明加密市场正走向理性。远离这类无技术关联、无流动性支撑的代币,聚焦与实体产业联动的合规领域,才是规避风险的核心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