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 币被国家正式批准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被我国明确的虚拟货币监管政策所定格 ——截至 2025 年 10 月,HF 币从未获得中国任何监管部门的正式批准,其相关交易与融资活动本质上属于非法金融行为,所谓 “国家批准” 的说法完全是投机分子炮制的虚假噱头,投资者需坚决警惕。
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始终明确且坚决,从法律层面彻底否定了 HF 币获批准的可能。2017 年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早已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本质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2021 年多部门进一步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一监管基调至今未发生任何改变。HF 币作为典型的虚拟代币,既非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我国唯一合法的数字支付工具),也未通过任何合规审批流程,所谓 “国家批准” 与监管政策完全相悖,与早年 “空气币借政策噱头炒作” 的套路如出一辙。
从项目自身属性来看,HF 币缺乏任何获批准的核心条件,属于典型的投机标的。检索主流交易所与权威数据平台发现,HF 币既无公开的运营主体与技术白皮书,也不存在实质应用场景与资产锚定 —— 既无 TON 币依托 Telegram 生态的落地支撑,也无 ONDO 币锚定 RWA 资产的估值基础,甚至连基本的交易合规性都不具备。这类代币与新华网曝光的 “无实物依托、无应用价值” 的空气币特征高度吻合,而我国监管部门从未批准过任何缺乏价值支撑的虚拟代币,此前的火币代币(HT)即便依托交易所生态,也因监管要求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更遑论缺乏根基的 HF 币。
需特别警惕的是,“国家批准” 的虚假宣传实为收割陷阱,与加密市场的诈骗套路高度一致。投机分子往往编造 “获得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纳入新基建试点” 等谎言,再借助虚假新闻、社群洗脑等方式扩散谣言,待散户跟风入场后便集中抛盘套现,这与 SLERF 币 “靠虚假利好拉涨收割” 的逻辑完全一致。历史数据显示,此类借 “政策批准” 炒作的代币,最终跌幅普遍超 90%,且项目方往往在骗局败露后失联,投资者维权无门。
即便部分地区存在虚拟资产合规试点,也与 HF 币无任何关联。2025 年香港虽允许持牌机构开展虚拟资产交易,但需满足严格的发牌要求与托管标准,且仅限合规平台运营,而 HF 币既未在香港持牌交易所上线,也未达到监管要求的合规标准,根本不属于 “获批范畴”。我国内地则始终保持高压管控,任何虚拟货币交易均不被允许,所谓 “HF 币获国家批准” 的说法,本质是对香港与内地监管政策的刻意混淆。
HF 币 “未获国家批准” 的结论,是对我国虚拟货币监管红线的明确回应。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仅靠噱头包装的代币本质是骗局,而监管部门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从未松懈。对投资者而言,需清醒认识:凡宣称 “获国家批准” 的虚拟代币,均属诈骗陷阱,远离此类标的、坚守合规投资,才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根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