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比特是正规的吗?” 的追问,暗藏着 “同名主体混淆” 的致命陷阱。检索司法判决、监管通报与企业公告发现,名为 “欧比特” 的主体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一是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53.SZ),作为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合规经营基础,但存在历史信披瑕疵;二是 “OURBIT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即虚拟货币诈骗团伙搭建的非法平台,已造成近 3 万人被骗 4.6 亿元,34 名涉案人员被判刑。二者仅因名称相似被不法分子利用,需精准区分才能规避风险。
首先需明确两类 “欧比特” 的核心属性:上市公司有合规根基但非无瑕疵,虚拟货币平台则完全非法。上市公司欧比特成立于 2000 年,2010 年深交所上市,2019 年后由格力金投控股,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主营宇航电子、卫星大数据等合法业务,其生产经营受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监管,属于具备正规经营资质的实体企业。但需注意,该公司 2020 年曾因 “控制权归属披露不准确”“子公司股权转让披露不及时” 等问题,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董事长颜军等高管被追责,说明其在合规管理上存在历史瑕疵。
而被法院查处的 “欧比特平台”(OURBIT)则是彻头彻尾的诈骗工具。该平台由犯罪团伙 2020 年设立,对外伪造 “新加坡注册”“持有美英金融牌照” 等身份,虚构 “0 滑点交易”“止盈止损” 等噱头,实则是与国际市场无关联的封闭对赌盘 —— 通过伪造 K 线图、人为制造 “插针”“滑点” 等手段操控数据,诱导用户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不到一年就骗取 4.6 亿元,被害人梁某单案损失超 300 万元。2025 年鄂州中院已对此案宣判,34 名被告人因诈骗罪获刑 3 至 12 年,彻底坐实其非法本质。
不法分子正是利用 “欧比特” 的名称混淆设计陷阱,复刻 “真假主体” 诈骗模式。一是 “虚拟货币诱骗”,将诈骗平台与上市公司名称绑定,宣称 “欧比特上市公司背书的虚拟货币交易”,诱导用户在非法平台充值,实则套用 “OURBIT” 的对赌盘套路;二是 “股市虚假关联”,以上市公司历史信披问题为借口,散布 “欧比特合规存疑,需通过‘内部通道’补救” 的谎言,诱骗投资者转账 “解冻股份”,与此前 “伪券商客服” 诈骗逻辑一致。
判断 “欧比特是否正规”,需掌握三重核心辨别方法。一看主体属性:上市公司欧比特可通过深交所官网(300053.SZ)查询公告,业务聚焦宇航电子,绝无虚拟货币相关业务;非法平台则以 “数字货币交易” 为噱头,无官方监管备案信息。二查监管记录:上市公司的信披警示函属行政监管范畴,不影响其合法经营资格;而 “OURBIT 平台” 已被司法机关认定为诈骗工具,相关操作均涉犯罪。三辨业务逻辑:正规上市公司通过公开财报披露经营信息,不会以 “高收益投资”“内部通道” 等名义招揽资金;非法平台则必然伴随 “稳赚不赔”“杠杆交易” 等诈骗话术。
对用户而言,回答 “欧比特是正规的吗” 需坚持 “分主体、查源头、远诱惑”。若指向上市公司 300053.SZ,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但需警惕市场风险与历史合规瑕疵;若涉及 “虚拟货币交易”,则必然是套用名称的非法骗局。牢记 4.6 亿元诈骗案的教训,像拒绝 “USDT 兑换”“虚假行情图” 一样远离任何以 “欧比特” 为名的虚拟货币活动,通过证监会、交易所等官方渠道核验企业信息,才是规避风险的根本 —— 在名称混淆的陷阱面前,任何 “想当然” 的判断,都可能让自己沦为诈骗分子的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