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比特币多少钱一枚呢?一场泡沫破裂的价格复盘

 

“2018 年比特币多少钱一枚呢?” 的追问,背后是对加密货币史上标志性崩盘事件的回顾。这一年,比特币经历了从狂欢到崩盘的剧烈转折:年初以 17157 美元 / 枚的高价开盘,年末最低跌至 3190 美元 / 枚,全年跌幅超 80%,市值蒸发 2220 亿美元。这场史诗级暴跌不仅改写了比特币的价格轨迹,更印证了其无价值支撑的投机本质,而我国早在 2017 年便已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参与当年行情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且无法获得法律保障。

2018 年比特币价格走势呈现 “断崖式下跌” 的鲜明特征。1 月承接 2017 年末的狂热行情,比特币价格一度逼近 19000 美元,但监管收紧的信号已悄然浮现 —— 韩国拟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的消息传出后,其价格两小时内暴跌 16%,单周跌幅达 24.65%。此后市场陷入持续回调,8 月价格跌至 6270 美元,较年初高点跌幅达 68%,伴随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蒸发 6000 亿美元,超千种空气币陷入归零潮。至 11 月,比特币价格接连跌破 4500 美元、4000 美元关口,最低触及 3733 美元,较峰值缩水近 85%,创下 2017 年 9 月以来的新低。年末虽小幅回升至 3939 美元,但全年颓势已无法逆转。

驱动价格崩盘的核心因素是监管高压与泡沫破裂的双重冲击。2018 年多国密集出台监管政策:韩国、美国等国明确限制加密货币交易,我国则持续深化清理整顿,切断虚拟货币资金流通渠道。同时,市场自身泡沫难以为继 —— 比特币缺乏实际应用场景,价格上涨完全依赖投机资金涌入,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等平台上线比特币期货后,看空力量得以集中释放,加速了价格下跌。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年 “PPT 发币” 现象泛滥,大量空气币借区块链概念圈钱,一旦市场降温便迅速归零,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信心。

2018 年比特币的价格暴跌并非个例,而是虚拟货币投机周期的必然结果。与 2013 年从 8000 元跌至 1000 元下方的走势相似,此次暴跌同样源于 “炒作 — 泡沫 — 破裂” 的循环,但参与人数与资金规模远超以往,导致影响范围更广。这一规律在后续市场中反复上演,2025 年 10 月比特币单日暴跌 13.5% 的行情,与 2018 年的崩盘逻辑如出一辙,均凸显其价格波动的无序性与高风险性。

回望 2018 年比特币的价格轨迹,更应认清其本质:作为无真实价值支撑的虚拟商品,其价格无论处于高位还是低位,均不具备投资属性。我国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2018 年便有大量投资者因价格暴跌血本无归,且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如今,即便比特币价格偶有反弹,也难掩其投机工具的本质,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