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能查到虚拟币钱包信息吗?揭秘虚拟货币侦查的技术与法律逻辑

 

“公安能查到虚拟币钱包信息吗?” 的疑问,折射出对虚拟货币 “匿名性” 的认知误区。核心真相必须明确:虚拟货币的 “匿名” 实为 “伪匿名”,公安机关在办理相关刑事案件时,可通过技术溯源、数据核验、多方协作等手段,精准查清虚拟币钱包的身份关联、资金流向等关键信息,所谓 “交易不可追踪” 的说法,早已被大量侦破案例彻底推翻。

从法律依据与侦查权限看,公安机关查询虚拟币钱包信息具备明确合法性。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公安机关为侦查犯罪查询、冻结涉案财产的权力,全国人大代表江帆更建议将虚拟货币明确纳入法定查询范围。司法实践中,虚拟货币已被认定为具有财产属性的 “财物”,何某等人通过带 “后门” 的平台盗取虚拟货币案中,检察机关明确指出被骗虚拟货币符合刑法意义上的财物特征,这为警方侦查钱包信息提供了坚实法律支撑。即便钱包依托境外平台或 H5 页面运行,只要涉案行为触犯我国刑法,公安机关就有权依法开展调查取证。

公安机关查询虚拟币钱包信息已形成成熟技术链路,突破 “伪匿名” 屏障。虚拟货币交易虽不直接显示真实姓名,但每笔交易都会生成唯一哈希值并记录于区块链,形成可追溯的 “交易链路数据”。第一步是链上溯源:警方借助专业技术工具解析区块链数据,追踪钱包地址的交易历史、资金流向,即便资金多次转移,也能通过交易节点顺藤摸瓜。第二步是身份关联:通过调取涉案人员的银行流水、网络 IP 地址、设备信息等,将虚拟钱包与真实身份绑定 —— 云梦县警方在侦破 7776 万元虚拟货币诈骗案时,正是通过关联犯罪嫌疑人手机中的钱包登录记录、密钥操作痕迹,锁定了账户控制权归属。第三步是多方协作:对境外平台托管的钱包,可通过国际司法合作调取数据,或依托第三方技术公司还原交易链路,破解跨境追踪难题。

需明确的是,警方查询虚拟币钱包信息存在严格边界,主要聚焦于刑事犯罪案件。日常 “炒币” 行为虽属非法,但公安机关不会主动查询普通用户钱包信息;但一旦涉及诈骗、洗钱、集资诈骗等犯罪,钱包信息必成侦查重点。何某案中,警方正是通过追踪被盗虚拟货币的流转链路,查清了 7776 万元损失的具体去向,为案件定罪量刑提供了关键证据。实践中,部分犯罪嫌疑人误以为 “删除钱包 APP 就能销毁证据”,实则区块链数据永久可查,且警方可通过设备恢复技术提取密钥信息,所谓 “销毁证据” 不过是自欺欺人。

虚拟货币的 “匿名性” 无法成为犯罪保护伞,公安机关的侦查能力已完全覆盖钱包信息查询需求。那些宣称 “公安查不到钱包信息” 的说法,多是不法分子诱骗他人参与犯罪的谎言,与 “H5 钱包苹果版本下载” 等诈骗噱头本质相同。

总之,公安机关完全能够查到涉案虚拟币钱包的关键信息,“伪匿名” 挡不住合法侦查。远离虚拟货币相关违法犯罪活动,才是避免钱包信息被查、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本之道;若遭遇虚拟货币诈骗,应及时报警并提供钱包地址等线索,助力警方追溯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