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币是什么” 的疑问,往往伴随着 “区块链宠物”“躺赚收益” 等诱人宣传 —— 这款近期在社交群组蔓延的虚拟货币,本质是不法分子复刻 “天价区块链猫” 炒作套路的诈骗工具,借 “宠物养成 + 代币增值” 的噱头吸引投资者,其所谓 “价值” 完全依赖新入金资金支撑,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变种。认清其骗局本质与运作套路,是防范财产损失的关键。
从名称与包装看,猫爪币刻意绑定 “区块链宠物” 的热度概念。2018 年 “谜恋猫” 曾以 77 万元天价成交,让 “区块链 + 宠物” 成为投机者追捧的噱头。猫爪币正是利用这一记忆点,宣称是 “区块链宠物游戏平台代币”,玩家可通过 “领养虚拟猫爪”“繁殖升级” 获取代币,声称虚拟宠物的 “代码 DNA” 赋予代币稀缺性,未来升值空间巨大。但实际上,所谓 “虚拟猫爪” 仅是简单的动画形象,既无独特技术架构,也无真实游戏生态,与早期 “莱茨狗” 等区块链宠物项目的合规探索截然不同,核心目的是用概念包装掩盖诈骗本质。
猫爪币的运作模式,完全符合非法集资与传销的典型特征。其通过 “静态收益 + 动态收益” 双轨制诱骗入局:静态收益宣称 “持币生息”,承诺月收益率达 15%-30%,诱导用户大量买入代币;动态收益则以 “拉人头返佣” 为诱饵,发展下线可获得层级分成,最高可拿三级下线交易额的 10% 佣金。这种模式与中央网信办警示的骗局特征高度吻合:依托聊天工具扩散,用 “高收益低风险” 承诺蛊惑人心,通过发展下线扩充资金池。更隐蔽的是,平台会伪造交易数据,用机器人刷量制造 “币值持续上涨” 的假象,40 多种同类虚拟货币曾被查出日换手率超 100%,猫爪币的 “繁荣交易” 实为数据造假的产物。
必须明确:猫爪币无任何真实价值支撑,所有收益均来自新用户的本金。与比特币、以太坊尚有底层技术概念不同,猫爪币既未接入真实区块链网络,也未落地任何商业应用,代币发行完全由操盘手后台控制,可随意增发或销毁。其价格操控套路与 ALPACA 币的 “轧空炒作” 异曲同工:庄家提前吸筹后拉涨价格,吸引散户跟风入场,待资金池达到规模后便砸盘收割,随后关闭平台跑路。此类骗局的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追踪难度极大,受害者往往血本无归。
参与猫爪币交易,不仅面临财产损失风险,更可能触及法律红线。我国多部门早已明确,以虚拟货币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涉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上海一中院曾对类似虚拟货币集资诈骗案作出判决,主犯因非法占有资金被判无期徒刑。司法实践中,即便未直接操盘,参与拉新返佣、倒卖代币的人员,也可能因非法经营罪、帮信罪被追责。猫爪币的跨境交易特性,更使其成为洗钱犯罪的潜在工具,2024 年 “两高” 司法解释已将虚拟资产交易纳入洗钱罪规制范围。
在此郑重警示,猫爪币绝非 “投资机遇”,而是裹着区块链外衣的诈骗陷阱。其复刻的 “宠物 + 代币” 套路,本质是用新概念掩盖 “借新还旧” 的庞氏骗局逻辑。我国对虚拟货币相关非法活动的打击从未松懈,任何宣称 “持币升值”“拉新返佣” 的虚拟货币,均属违法犯罪工具。切勿被噱头宣传误导,远离猫爪币及同类项目,若发现推广线索,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守护自身财产与法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