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 “星币官方最新消息今天”,需首先厘清两种截然不同的 “星币” 语境:一是复星集团在香港申请的合规稳定币商标,二是已被严厉打击的 “星币全球” 诈骗项目余波。二者看似同名,实则分别代表虚拟货币领域的合规探索与非法陷阱,普通公众需精准辨别以规避风险。
从合规动态来看,近期最受关注的 “星币” 官方消息与香港稳定币监管新政相关。2025 年 8 月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复星集团旗下星路金融科技提交了 “星币” 商标注册申请,同步启动 Web3 战略及 RWA 产品平台,拟依托香港合规框架开展稳定币相关业务。但需明确的是,该 “星币” 目前仅处于商标申请与系统研调阶段,尚未获得稳定币发行牌照,也未面向公众开展任何交易服务,所谓 “星币上线交易”“预约认购” 等信息均非官方消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星币全球” 诈骗项目的遗留风险仍需高度警惕。尽管 2019 年长白警方已打掉该团伙,抓获 24 人,查扣涉案财物 500 余万元,但近期仍有不法分子借 “星币重启”“官方回款” 等名义实施诈骗。这类虚假消息多通过微信社群传播,以 “填写资料领补偿”“补缴保证金激活账户” 为噱头,诱导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其套路与株洲 USDT 搬砖诈骗如出一辙 —— 先以小额返利建立信任,再骗取大额资金后失联。
更值得警惕的是,新型 “星币” 骗局正借用合规概念包装。诈骗分子利用公众对香港稳定币新政的不了解,伪造 “复星星币授权代理” 身份,通过虚假官网兜售 “原始星币”,宣称 “获香港金管局备案”“保本年化 30%”。这种 “概念包装 + 虚假承诺” 的模式,完全符合深圳市金融监管部门警示的非法集资特征,本质仍是用后入资金支付前人收益的庞氏骗局。
从法律与风险层面看,无论何种 “星币” 相关活动均需警惕。我国十部门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即便复星 “星币” 未来在香港合规落地,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仍属违法。而参与诈骗类 “星币” 项目,不仅面临资金损失风险 —— 如 “星币全球” 受害者投入资金被直接侵占,若涉及转移涉案资产,还可能触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正如鹿城法院案例中,窃取虚拟币者已被以盗窃罪判刑。
综上,今天关于 “星币” 的官方消息核心在于合规探索尚未落地,而诈骗陷阱持续翻新。公众需牢记:未获国内资质的虚拟货币交易均属非法,任何 “高收益”“官方背书” 的星币投资宣传都是骗局。远离各类 “星币” 交易邀约,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