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认可的币圈 RWA:不存在的概念与致命陷阱

 

“中国唯一认可的币圈 RWA 是什么?哪里能参与投资?” 随着 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概念升温,“中国唯一认可的币圈 RWA” 成为投机者追捧的搜索热词。但结合 2025 年监管动态、合规项目特征及警方通报来看,我国从未认可任何 “币圈 RWA”,所谓 “官方背书的币圈 RWA” 全是诈骗分子编造的谎言,其本质是借新概念包装的虚拟货币骗局,参与即面临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风险。

首先必须明确:“币圈 RWA” 与中国认可的合规 RWA,存在本质性法律界限。我国监管语境下的合规 RWA,核心是 “实体资产数字化权益凭证”,需锚定真实资产(如文旅项目、绿色债券),通过持牌机构(如青岛文化产权交易所)合规发行,且严禁与虚拟货币挂钩。例如大连小平岛 RWA 数字岛屿项目,锚定的是闲置文旅资源,通过政企联动实现资产盘活,全程不涉及虚拟货币交易。而 “币圈 RWA” 则将 RWA 代币与比特币、USDT 等虚拟货币绑定,以 “代币化交易” 为核心,完全符合 “9・24 通知” 中非法金融活动的界定,我国从未对任何此类项目授予 “认可” 资质。

借 “中国唯一认可的币圈 RWA” 布设的骗局,2025 年呈现精准收割态势。第一类是 “虚假背书诈骗”,骗子伪造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文件”,宣称推出 “唯一合规币圈 RWA”,诱导用户用虚拟货币入金认购。潍坊网警 2025 年通报的案件中,此类项目通过直播间造势,谎称 “锚定国有资产”,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第二类是 “跨境噱头诈骗”,打着 “香港沙盒试点”“海南跨境通道” 旗号,虚构 “内地唯一认可的跨境币圈 RWA”,实则通过境外非法平台收割资金。某团伙伪造与香港 WEB3.0 协会的合作协议,诱导用户充值 USDT 参与 “代币化债券”,跑路时卷走资金 2.3 亿元。第三类是 “高息返利诈骗”,将 RWA 包装成 “稳赚资产”,以 “日息 3%”“保本保息” 为诱饵,用新用户资金支付旧用户返利,本质是庞氏骗局。上海投资者王女士就因相信 “唯一认可的玉石 RWA”,投入 50 万元 USDT 后平台失联。

参与 “币圈 RWA” 交易,面临法律与资金的双重毁灭风险。法律层面,此类交易因涉及虚拟货币,已涉嫌非法金融活动;若帮助项目引流或转移资金,还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帮信罪。2025 年南京警方破获的案件中,3 名推广 “币圈 RWA” 的人员因涉案金额巨大被判重刑。资金层面,“币圈 RWA” 代币无真实资产支撑,价格完全由骗子操控,一旦跑路,资产无法追回。更隐蔽的是,此类项目常要求用户通过去中心化钱包转账,助记词极易被窃取,导致关联虚拟货币资产被盗。

识别陷阱需把握三大核心判断标准:看资产锚定 —— 合规 RWA 锚定可核查的实体资产,“币圈 RWA” 仅绑定虚拟货币;看发行渠道 —— 合规 RWA 通过持牌交易所发行,“币圈 RWA” 依赖境外非法平台;看交易方式 —— 合规 RWA 以法定货币结算,“币圈 RWA” 强制使用虚拟货币交易。监管部门多次强调,RWA 的核心是 “数实融合、合规发展”,与 “币圈” 的投机属性天然对立,任何带 “币圈” 标签的 RWA 均为非法。

在我国对虚拟货币零容忍的监管框架下,“中国唯一认可的币圈 RWA” 是彻头彻尾的伪概念。合规 RWA 的发展绝不依赖 “币圈逻辑”,而是扎根实体资产与持牌经营。与其寻找所谓 “认可项目”,不如彻底摒弃虚拟货币投机思维,对任何带 “币圈”“代币交易” 的 RWA 保持警惕。坚守 “不迷信背书、不虚拟货币入金、不参与境外平台交易” 的底线,才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唯一选择。